搜索 我要问政

桩桩实事惠民生 点点滴滴暖人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盘点

发布时间:2024-01-23 10:34:06 | 阅读:1013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2023年9月27日,山西省京剧院在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东街村开展“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 申雅静摄

近日,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晋煤集团机关养老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庆生。 宋树烃摄

公共场所AED成为救命神器。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与AED技能培训深受大学生欢迎。 高凡摄


编者按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省两会之际,回眸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全部超预期完成、高质量办结,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圆满兑现了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省委、省政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听取民意、征集意见、充分论证基础上,每年年初将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急需解决且当年能够完成的重要事项列为民生实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办公厅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省直牵头单位强化落实,市县两级全力实施,定时间表、挂作战图,细化任务、明确进度,集中力量、上下一体将民生工程落实落细,高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件件惠民生,桩桩暖民心。2023年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涉及就业、养老、教育、急救、康复、文化、物流等方面,从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到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从扶持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到奖补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从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到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这一年,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扶残助学金让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圆梦求学路……17项民生政策聚力老、残、弱、孤等困难群体救助,桩桩件件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夯实幸福之基。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本报盘点12件民生实事和17项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从一组组数字中体味一年来持之以恒的艰辛努力,从一个个温馨故事中感受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期待新的一年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12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

1 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

  目标任务100个项目。共新建8个,改扩建92个;全部建成投入运营。

2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

  目标任务10000场。全省共免费送戏17069场,完成率171%。

3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

  目标任务10000人。已救助15148人,完成率151.48%,实现“应救尽救”目标。

4 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

  目标任务117个项目。共新建69个,改扩建48个;全部完成年初建设预期目标,实现县县全覆盖。

5 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

  目标任务500部。已完成安装640部,完成率128%。

6 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

  全省打造统仓共配一体化示范县20个、建设标准化快递综合服务站200个、完成备案管理行政村快递便民服务点2010个,分别完成2023年度建设目标的100%、100%、100.5%。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上行、下行快件补助发放共计4908万元。

7 扶残助学圆梦工程

  目标任务“应资助尽资助”。全年共资助5806名符合资助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发放资金2790.9万元,实现了“应资助尽资助”目标。

8 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

  目标任务每人每月提高20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实现不低于70元/人·月。12月份动态发放94400人708.9万元。全年累计发放1135331人次8564.2万元。

9 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

  目标任务建设9所特教学校。9所学校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10 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全覆盖

  目标任务284所。全部全面实施并完成验收,其中115所自建食堂供餐,169所企业配餐供餐,加上去年已经实施“放心午餐”的275所学校,服务学生数达到20万人。全省城区有需求的小学“放心午餐”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

11 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

  目标任务117个项目,共改建24家、新建93家;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县县全覆盖目标。

1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提速工程

  目标任务1000台。完成配置1000台;累计投放达2823台,配置数量及相应培训工作均居全国第一方阵。超额完成了培训5万名熟练操作AED等急救技能的红十字救护员任务,共56306人取得救护员证书,完成率112.6%。

本报记者高建华

 

17项民生政策落细落实

  本报讯 “真金白银”投入,提升民生温度。1月19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023年,省政府将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圆满完成,全年共投入约177亿元,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一年来,省、市、县三级强力推进,各级卫健、民政、人社、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制定并发布相关提标扩面政策,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新政策、新标准,认真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将惠民利民好事落细落实。

  6项民生政策提高标准。乡村医生岗位补助每村一室每月100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省级补助每人每月提标5元;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老年人最低补贴标准提高20元,达到每人每月70元;失业保险待遇水平由最低工资的85%提高到了90%,达到每人每月1782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及分散供养1至4级残疾士兵和初级士官购(建)房补助标准提高到位。

  1项民生政策扩面增量。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向“低保边缘家庭中残疾人”延伸。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向“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含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在内的多重残疾人)”延伸。

  10项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民生政策动态调整标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发布后,各有关部门根据上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及时研究确定保障标准,第一时间印发文件向社会公布了标准。城市、农村平均低保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652元和545.5元,分别比2022年提高23元和2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随低保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社会散居和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1170元和1755元,比2022年提高35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80元,比2022年提高9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105元,比2022年提高11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50元;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20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一、二、三级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20元、390元、260元。(高建华)

 

农产品进城 消费品下乡

  春节临近,在临猗县御品一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御品一园),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苹果、梨、柿子等新鲜水果进行分拣、包装和装箱。随着一件件快递包裹被封箱完毕,一辆辆满载着新鲜水果的货车从合作社驶向全国各地。

  “农产品保鲜期短,对供应链配送的要求比较高,一直以来配送成本、损耗成本都很高。2023年御品一园得到84万余元补贴,有了政府对寄递物流的上行补贴,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御品一园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为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菜园子”夏县也在持续发力:依托夏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夏县乡村e镇服务中心。通过电商服务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大力推广,带动夏鲜蔬菜、夏乐西瓜、胡张油桃等特色农产品上行。

  农产品上行持续增长,财政补助效益得到有效发挥,我省农村电商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省商务厅将在我省登记注册,且在网络销售平台注册店铺的我省农产品网络销售经营主体作为补助对象,按照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补贴。

  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作为2023年省政府12件民生实事之一,对助力农村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创收增收、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2”政策框架(提质工程实施方案+上行、下行快件补贴政策)的指导下,用“真金白银”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发展,不仅降低了农村物流成本,更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据统计,2023年,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上行、下行快件补助发放共计4908万元。

本报记者要佳

 

零工小市场 服务大民生

  走进曲沃县零工市场,休息座椅、免费开水、整洁温馨,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备用工具等服务方便贴心。

  今年50岁的吕京晓之前在北京打工,由于家中老人需要照顾,最近他返乡找工作。对于新设立的零工市场,吕京晓竖起了大拇指,“这里不用风吹日晒,设施也好,还有微信小程序和微信群,用工信息多,活儿也好找。”

  曲沃县以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为突破口,扩大“零工市场”受益面,以县级公益性零工市场为中心,按就近就地、方便快捷的原则,在114个行政村设立零工驿站,用心用情打造“可学习、可歇脚、可充电、可饮水、可取暖、可纳凉”的求职场所,织密零工服务网络,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设招聘专栏,每周定期“直播带岗”,日常登记、汇总、发布、匹配用工求职信息,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打通就业政策与服务“最后一米”。

  史村镇西海村零工驿站服务点设在一家便利店,负责人黄园园说:“零工驿站已不仅仅是介绍临时用工,经我们驿站还有到北京、青岛工作的,他们收入多也稳定。政府设立这个平台,大家家门口就能找工作了。”目前,曲沃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已搜集59家企业、2965个岗位的用工信息。

  2023年,我省将“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列为民生实事,省市县三级全力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高质量建设发展,厚植灵活就业沃土,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全省117个县(市、区)已全部提前建成,并正常运行。截至2023年底,累计提供零工岗位25.3万个、服务零工13.7万人次,打造了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的山西样本。

本报记者高建华

 

扶残助学圆梦工程照亮求学路

  “我虽然听力残疾,但我坚信每个困难都是激发潜力的催化剂。”在太原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王晓毓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王晓毓出生在阳泉的一个小山村,从小患有先天性听力二级残疾。她的母亲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靠父亲打零工,加上弟弟也是先天性听力残疾,全家的生活比较艰辛。

  “因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直到上小学5年级,爸妈才给我佩戴了助听器。”王晓毓一字一句慢慢地说,受听力影响,她的发音不太清楚,但这些并未影响到她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的王晓毓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庭压力确实大。此时,我省实施的扶残助学圆梦工程给王晓毓带来了好消息。根据王晓毓的家庭条件,大二开始,她每年都获得政府补贴的5000元资助金。

  王晓毓说,政府补贴的资助金帮她解决了学费问题,再加上学校的奖助学金,生活费的负担也减轻不少。王晓毓特别喜欢数学和编程,没有了经济上的困扰,她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上大学以来,她在2023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2023年第十三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等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王晓毓说,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她的求学路。

本报记者李炼

 

公办托育 为民解忧

  暖阳洒下的冬日清晨,两岁萌娃甜圈准时来到长治市潞州区小象湾托育中心,兴高采烈地飞奔进老师的怀抱,在热情的晨间问候中,大手牵小手开启了新一天。

  甜圈妈妈摆摆手和甜圈说“再见”,放心地转身上班去了。“原来甜圈在家‘孤独’缺玩伴,两代人教育理念差异大,我想出去上班又担心保姆带不好,区里去年开了托育中心,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年轻父母解决带娃烦恼,同时也为孩子提供着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收费还不高,真是我们家长的‘救星’。”甜圈妈妈高兴地说。

  “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是2023年省政府集中精力办好的12件民生实事之一。”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17亿元,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80个—150个托位的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致力于适合3岁以下婴幼儿发育成长环境、多元化的托育服务,着力破解“养”的难题、提升“育”的质量,助力宝宝早期发展。

  和老师进入温暖的教室,保育师认真仔细查看了甜圈的身体情况,不一会儿,甜圈就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律动中,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中午吃过饭,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散步、进入甜甜的梦乡。下午起床后,甜圈又和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自由探索教具,一同感受游戏带来的无穷乐趣,并相互分享、相互协作。

  “甜圈在小象湾托育中心每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在这里,她融入集体生活,提升着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也变得更加自信、健康和快乐。”小象湾托育中心张亚慧老师说。

  幼有善育,不负所托。不仅是长治市潞州区小象湾托育中心,截至目前,全省117个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项目全部完工,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探索公办托育机构运营、管理办法、人才培养等可持续发展路径,让公办托育机构建得实、用得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本报记者闫书敏

 

在校午餐午休 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孩子中午能在学校吃饭、休息,真是省了家长好多事。”女儿在太原市双东小学上三年级的省城市民白女士说。现在回想起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白女士都发愁,每天的生活轨迹是:做早饭、送孩子上学、买菜做午饭、接孩子放学、吃午饭、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一天得往返学校多趟。“孩子刚上小学,送到外面小饭桌不放心。”除了照顾孩子,白女士还需要给家里老人送饭,“接送孩子卡着时间,一刻也耽搁不得,太难了。”

  双东小学是迎泽区首家开展“科学餐饮进校园”的公立小学,学校不仅有午托,还有晚托,晚托是孩子们用餐后,可以在校完成家庭作业,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采访中看到,校园食堂内餐桌餐具摆放有序,后厨内悬挂着四块电子监控屏幕,通过屏幕可以看到后厨的运行情况,明厨亮灶,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宽敞明亮的环境,保证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黄焖鸡块、蒜蓉粉丝娃娃菜、炸薯条、醪糟汤……白女士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着午餐群里的菜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菜品一个星期不重样,饭后还有水果,比家里做得好。每个月,学校还会给当月过生日的同学买蛋糕,大家一起过生日吃蛋糕。孩子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午餐午休。”

  为解决小学生家长的“难”事,2023年,我省将“放心午餐”工程列为民生实事。出台《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工程全覆盖实施方案》,确定2023年在全省284所城区小学推进实施“放心午餐”工程。目前,这284所学校已全面实施该工程,服务学生人数达到14万以上。加上2022年已经实施“放心午餐”的275所学校,全省城区有需求的小学“放心午餐”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

本报记者郭宁



责任编辑:王柯欢

用户
纠错
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