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月饼已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卫波报道 提起神池,你会想到什么?是月饼、胡麻油还是羊肉?11月14日,“忻发展·新气象”央媒看忻州采风活动来到忻州神池县。
一个县 六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池县位于我省西北部,是汾河的发源地。海拔高,光照足,生态好,无污染。最高海拔2545米,最低海拔1300米。位于北纬38℃,年平均气温4.6℃,适合种植小杂粮,品种繁多,营养丰富。
神池胡油、神池胡麻、神池羊肉、神池黑豆、神池黍子、神池莜麦,该县拥有六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产品养育了一代代神池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池胡油
小月饼 大产业
“灵泽五谷,荟萃神池。我们神池有羊肉,有胡麻油,有各种小杂粮,神池月饼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神池县委书记刘志军向采风团成员推介当地农特产品。他介绍,这要得益于神池品质优良的胡油、无污染的深层岩溶水,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
目前,神池县有月饼生产企业155家,其中25家企业获得SC认证,18家企业获得山西名点称号,3家企业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1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5个品牌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全县从事月饼加工的有近1万人,年销售月饼1.5亿个,实现产值3.75亿元。
在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神池月饼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吕效忠带领着采风团成员参观。在智慧大屏前,吕效忠详细讲解月饼生产的流程。“这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九月份刚刚投产,以前一天生产5万个月饼,现在每天生产10万个。”吕效忠介绍,这不仅是月饼制作速度提升,也是企业发展的提速。现在,生产流程采用全自动模具制作工艺成型机和电子自动温控炉等先进设备,实现了低碳生产。
神池饼业食品有限公司组建于2021年,是神池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集月饼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身的特色食品产业链龙头企业,年产神池饼产品 1728.00 万个。期望带动广大民营食品企业整体转型,大步跨越,让神池饼走进百姓的一日三餐,成为四季皆宜的营养健康食品。
▲吕效忠讲解月饼生产的流程
如今,小月饼已成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2021年以来,神池县在传统月饼基础上突破市场、季节之困,全力打造“神池饼”品牌,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和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只致富羊”
“大家看,屏幕上的小白点就是一只只羊。点击小白点,就能看到羊的年龄、体重,它今天走了多少步,吃了多少,精准掌握每只羊的活动量。”在神池县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天牧生物数字大屏,可以清楚了解到每只羊的详细信息。查看质量追溯、畜牧交易,还可以云认养。通过在线下单,云认养一头羊,随时通过手机观察羊的生长情况。500元一斤的雪花羊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精细化切割,一只羊能切割成160余块。每个部位价格不同,像雪花肥羊每斤能卖到500元。
▲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
该公司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在发展草食畜牧业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文化历史,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神池羊肉为支撑,以科技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项目带动地方就业的发展理念,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还通过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羊源体系,进而带动全县域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神池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和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优化神池肉羊品种培育基地布局,大力推动良种繁育与品种改良,着力健全和完善羊全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品种繁育—生态养殖—标准饲喂—有机肥生产—精细屠宰—精深加工—绿色餐厅—冷链物流—销售平台”的全羊产业链;2022年,针对羊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品质养殖的长期发展目标;2023年,提出了“13653”发展布局要求;力争到2025年,全县羊出栏100万只以上,羊肉产量达2万吨以上。
畜牧业是神池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伸产业链条。提升养殖水平和效益方面集中着力,打造畜牧产业新高地,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持续增收方面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好路子。
责编:杨智伟
校对:郭战平
审核:李清伟
责任编辑:朱娜